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走实走深,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深化“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育人实效,丰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形式,按照学院党委统一安排,5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组织全体教师、星火社成员、结对交友学生共42人前往自治区博物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党日活动。
(重温入党誓词)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自治区博物馆是中国省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收藏了新疆地区已清理和发掘的上万余件文物,是全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中,师生认真观看着每一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记录了曾经存在于这片神秘土地上的点滴历史,全面详实地再现了新疆的光辉历史,向人们讲述新疆发展历程,诉说着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我党先驱者为了新疆的解放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史实。师生们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重温历史、追忆初心,在品鉴精美文物的过程中,感受着新疆的厚重历史。
(参观文物)
历史是鲜活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在参观历史文物展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迪丽拜尔·克依木说:“新疆丰富的历史古迹和遗存,有力地证明了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治理和管辖,是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在思政课教学中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重要位置,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中入脑入心”。回顾历史,我们党始终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创造积累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经验。面向未来,我们要坚决履行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对今天的我们而言,这些文物藏品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感知文物)
活动后,大家纷纷表示对新疆历史有了更加直观清晰和准确的认识,深刻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的文化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以身作则,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在思政课教学中要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唱响民族团结好声音,凝聚民族团结正能量,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做出贡献!
(结对交友学生合影)
(星火社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