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党建工作
  •   >   正文
  • 马克思主义学院

    追寻先辈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日期:2024-11-29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利用学院开展克州、伽师县中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一体化结对共建活动的契机,组织专兼职思政课党员教师和克州、伽师县五所中高职院校思政课党员教师,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将军纪念馆,共同开展“追寻先辈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和实践研学活动。

    全体党员教师重温入党誓词

    活动在重温入党誓词中开始。五家渠将军纪念馆,以124位将军为核心,以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分6个部分、19个单元历史记载了“将军之师”“诞生鄂豫皖,成长川陕甘,抗日晋冀鲁,浴血保延安,解放大西北,屯垦在天山”的光辉历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老师们走进大厅,被映入眼帘的“军垦魂”雕塑深深地吸引住了,雕塑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火中英勇前进的场景。战士们个个手持武器,面容坚毅,他们不畏强敌、勇往直前。教师们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并仔细聆听讲解员对雕塑背后历史故事的讲解

    随后,教师们走进纪念馆的各个展厅。在“将星璀璨、名垂青史”展厅中,他们看到了徐向前、王树声王近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铜像,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新中国的成立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教师驻足凝视着一幅幅弥足珍贵的照片、一篇篇生动翔实的文字记载,聆听着讲解员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感受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回味往日的峥嵘岁月,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兵团人以所向无敌、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向荒原、戈壁进军,他们像大漠胡杨、戈壁红柳一样扎根在祖国的大西北,用辛勤和汗水将戈壁变为一片片绿洲,用坚强与智慧把荒漠变成美丽家园。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们还特别关注了博物馆内再现的军垦战士生活场景。他们看到了军垦战士居住的地窝子,以及摆放在两侧的生活、劳动用品,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教师们纷纷表示,这些场景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艰辛与顽强,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作用的具体举措,组织本支部党员与结对共建兄弟院校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充分体现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结合。

    党支部书记陈新刚结合参观内容为党员教师上微党课

    活动中,全体党员教师深深为老一辈军垦人在铸剑为犁、屯垦戍边时期为保卫边疆所作出的丰功伟绩而敬佩。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以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传承“兵团精神”和“亮剑精神”,牢记党的宗旨,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怀,把将军们的亮剑精神根植于心、践之于行,把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贯穿工作、生活的各方面、全过程,勇担职责使命,把这次的经历融入今后的教学和工作中,努力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人才。



    版权所有: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软件
    新ICP备20000410号-1
    建工校区(总校):乌鲁木齐市西八家户路528号 邮编:830054
    城建校区:乌鲁木齐市杭州西街272号 邮编:830026
    建材校区:乌鲁木齐市河滩北路863号 邮编:830054